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对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自治区关于清廉广西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重要部署,围绕“古郡新风 廉润荷城”主题,坚持系统思维,聚焦“四清”目标,强化融合共建,持续打造提升一批清廉示范点,带动各级各单位互学互鉴,为推动清廉广西建设示范单位(户)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我市巩固提升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港北区木兰河小学、平南县公安局等示范单位91个,新增清廉示范点79个,拟新打造清廉示范点159个,推动清廉建设向各层级、各领域拓展延伸。
紧扣目标,聚焦“四清”
聚焦政治清明,强化“一把手”监督。我市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建立派驻机构加强对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巡察机构对“一把手”巡察工作等制度机制,严肃查处“七个有之”问题、政治与经济交织问题,持续探索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有效路径。
聚焦政府清廉,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持续盯紧工程建设、国资国企、粮食购销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行业和领域强化监督,着力净化政风行风。今年以来,全市开展集中式专项监督检查共76次,发现问题101个,谈话提醒21人次,发出整改建议书6份,督促开展整治23次。全市还开展增强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监督实效试点工作,健全“三重一大”事项清单80多份,推动各项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完备、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序。
聚焦干部清正,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荷美覃塘、廉石码头、陆公井等荷廉文化景点以及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黄日葵纪念馆、谭寿林故居、魏乃文故居等红色资源为基石,一体融合红色文化、廉洁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理想信念,把遵规守纪刻印于心。建设贵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廉政教育长廊、贵港市红色主题公园灵龟山等一批廉洁文化阵地,推动文化教育成风化人。全市各地各单位组织党员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活动610多场,接受教育4.9万多人次,组织67个单位5000余名党员干部到法院旁听职务犯罪庭审,让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法意识,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聚焦社会清朗,强化勤廉氛围营造。充分利用陆绩“廉石压舱”廉洁故事、平南县大鹏镇梁嵩状元文化、桂平市马皮乡杨震夜间拒金“四知堂”文化等廉洁文化资源,以多元阵地涵养清风正气。全市依托各类廉洁文化资源,共建廉洁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书屋、清廉工作站等650多处,举办清廉书画大赛等活动共计1190多场次,持续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
融合共建,贯通互促
清廉建设融入发展大局中。坚持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把清廉建设落实到推动促发展、稳增长、优化营商环境、为群众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中,努力形成清廉建设新成果。通过改进作风,开展“党员领办”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活动,推动54家企业落户发展。通过开展破坏营商环境违纪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受理营商环境方面问题460多个,推动完善制度10多项,办理完结“跨省通办”事项540多项。通过培育20个特色明显、带动力强、示范作用突出的示范社区,有力带动清廉社区建设全域共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6.8万多个。
清廉建设融入“红廉产业”中。我市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外延,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廉洁文化建设融合新路径,发挥西山泉旅游度假景区、荷美覃塘·湖美四季田园综合体、山边旅游区等红色文化精品研学线路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红廉产业”,推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荷文化等贵港特色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景区发展中,助力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清廉建设融入教育基地中。我市发挥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家风家教宣传基地、大南门廉政主题公园、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场馆机构等一批独具贵港特色的清廉教育基地,形成一系列教育基地矩阵。同时,整合本地乡贤文化、生态文化以及清官廉吏、革命志士等资源,与各个基地相互配合,形成更多实践成果,发挥“抓住一点、以点带面、影响一片”效应,带动清廉建设整体提质增效。
清廉建设融入各类治理中。我市围绕社会共建示范、紧贴民生福祉,推动清廉建设融入区域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中,港北区荷城街道将清廉社区建设融入网格治理全过程,深化清廉社区建设“双线包联”、社区干部包片联户等制度机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90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6个。
突出示范,深化全域
聚焦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搭建贵港市机关党建“联建共促体”工作平台、“清廉机关建设大比拼”活动平台,将市直79个机关党组织分设为8个联建共促体,增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关业务同频共振,全市200多个机关单位结合机关党建、部门职能特点打造富有特色的清廉品牌。
聚焦廉洁经营、规范用权,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在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开展职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专项整治等8个专项整治行动。聚焦诚信守法、规范经营,在清廉民企建设中持续深化“一档二诺三谈四促五争优”工作机制,创新实行“专班+专人”联系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制度,督促有关单位提高行政效能、简化办事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全力打通服务民营企业“最后一公里”。
聚焦校风一流、师德优良,在清廉学校建设中持续推进“阳光招生”“阳光基建”“阳光食堂”“阳光人事”,坚决遏制招生招聘招标等教育重点领域腐败问题。聚焦服务优质、廉洁行医,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开展清廉医院建设示范单位、清廉集体、清廉个人评选活动,深化医疗领域清廉单元创建。
聚焦新风浸润、向上向善,在清廉社区建设中深入开展“头雁提升”“先锋培育”等行动,规范提升社区“两委”干部综合能力和廉洁履职能力。聚焦乡风文明、民风淳朴,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市重点升级打造26个清廉示范村。聚焦家教优良、家风醇正,大力深化清廉家庭建设。组织3750多名领导干部家属代表参加清廉家风宣传教育活动,以清廉家风持续涵养清朗党风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