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平南县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平南法院以“瑞雁护航”为品牌依托,通过实行“法院+N”模式,把家庭、学校、社会等“小伙伴”融合在一起、互相配合,共同守护好“家”与“少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遮风挡雨。该院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2023年和2024年,该院刑事审判庭连续两年获评为全市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多元联动化解婚姻纠纷,守护家庭和谐港湾
“孩子在学校欺凌同学,作为父母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经济上的补偿并不能弥补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后续我们还要持续跟进,进行相应心理辅导。”
平南法院开展“瑞雁护航”法治故事会活动。潘文华摄
一起涉未成年人健康权纠纷案,让五个家庭陷入纠纷。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6月7日,该院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和县妇联组成的调解团队充分听取了原被告方意见。在各方家长为家庭教育问题产生推诿时,各职能部门就该案争议焦点等问题进行释法说理,缓解了双方的激动情绪,并从妇儿权益保障、家庭教育、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等方面介入调解,最终各方家长就赔偿等争议达成一致意见,其中一方家长当场履行了赔偿义务。
“平南法院依托派出法庭建立的婚调室,联合乡镇妇联、平安法治办、特邀调解员、村屯两委‘三老’人员,把涉婚姻家庭纠纷妥善化解在群众家门口,合力做好家字文章,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守住一方净土。”该院院长黄艳华表示。
2024年,平南法院共受理婚姻家庭类案件1361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调解279件,调解成功率达53.04%。
“瑞雁护航”少审品牌,全方位守护少年权益
“我管不了,正好交给你们法院了!我就当少生一个儿子!”这是一个父亲对犯下盗窃罪的儿子失望的咆哮。
在审理这起未成年被告人林某结伙盗窃案件时,作为一名女法官,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平南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许云霞深知惩罚不是目的,更需要的是帮助涉案未成年人驱散笼罩在头顶上的阴霾。许云霞多次联合林某的亲属做林父的思想工作,使其懂得对孩子应宽严相待,用爱感化,避免陷入“犯错一次,一生受限”的困境,致使孩子重蹈覆辙。通过跟踪帮教,最终促进林某父子嫌隙冰释,林某亦顺利回归了家庭和学校。
平南法院以“瑞雁护航”为品牌依托,将专业审判、法治教育、帮教回访等融入少审工作,坚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0%庭前调查的标准,建立《平南县人民法院 平南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司法社工协同制度》,深化社会调查、分案审理、犯罪记录封存,帮助失足青少年“无痕”回归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指导,创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站,打造未成年人权益“一站式”保护。
2024年,平南法院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41份、《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543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229份,三个涉未成年人案例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2025年第一季度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仅有1件1人,较上年同期下降83%,预防治理效果显著。
普法行动全覆盖,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小朋友们,参观法院有什么感想?”“很—开—心!”2024年儿童节前夕,平南县东湖幼儿园小朋友参加法院“公众开放日”后兴奋不已。
“第一次现场感受真实的庭审,感觉很震撼,很受教育。”平南街道第四初级中学学生旁听大型毒品案件庭审时深受震撼。
平南法院采用“校+院”合作模式,打造“瑞雁护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中心,拓展出妇女儿童维权长廊、模拟法庭及家庭教育服务点等多个阵地。
2024年,通过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法治课堂等多种形式,法院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32次,举办“公众开放日”11次,组织模拟法庭6次,并举办首届“瑞雁护航”法治征文活动,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如今,由平南法院院长带队的“法治副校长”团队进驻各中小学校,正持续推进法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
回访帮教,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孩子是否好好反省改过自新?回归学习生活正轨了吗?……涉案未成年人的一举一动时时牵动着主办法官的心。
“这是爱心人士捐献的‘母亲邮包’,里面是一些日用品,请你收好,作为母亲要多关心女儿的状态、心理变化,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听说你参加了公益劳动,具体是跟谁在哪里做了什么呢?”
“跟司法所所长一起去街上扫地。”
“因为你们俩犯罪时是未成年人,会对犯罪记录进行封存。如果你们有意向继续读书,我们可以帮你释法说理。”
“谢谢!”
在回访中,平南法院法官联合检察院、司法局(所)以司法关怀做细做实判后延伸工作,通过详细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生活、学习等情况,努力感化、教育、挽救“迷途”未成年人,鼓励他们放下心理包袱、重拾信心,成为对家庭、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两年来,累计回访帮教33人次,目前无一人再犯罪。
春风化雨,滋润万物。平南法院搭建“法院+N”平台,汇聚各界力量,筑牢了守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坚固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