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工信厅联合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自治区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等九个部门,印发《加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政策措施》,围绕帮助企业增产增效、项目建设、市场开拓、科技创新等11个方面推出30条具体举措,政策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企业增产增效有奖励。根据企业第三、第四季度当季产值、用电、利润、新增就业人数等指标增长情况,分季度给予奖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等指标有所增长的,同样享受季度奖励。
工业项目加快建设有奖励。鼓励重大产业、产业优化升级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等重点项目加快投资,按项目2025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实际完成投资量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补助,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自治区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工作周转资金支持范围到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并延长最长使用期限至9个月,实行“随报随审”。
开拓市场有奖励。鼓励工业企业扩大产品出口,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工业企业,对其2025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开拓境外市场的成本费用给予一定补助。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医药企业参与2025年省级及以上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并中标的品种,按采购金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科技创新有扶持。对获批认定且未获得财政性科技资金资助的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按销售价格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单台(套)装备奖励最高200万元。遴选一批工业领域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进入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品目录,奖励对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具备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潜力的企业。实施自筹经费技术创新项目100项以上,培育认定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30家以上,以支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
提升工业企业通关服务。优化进口铜精矿“目的地检验”作业流程,打造智慧商检进口铜精矿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防城港和钦州等口岸粮食进口检测能力,力争完成200项次粮食相关项目扩项。持续推进高级认证企业便利措施落实,优先为AEO企业(经认证的经营者)办理报关单申报、修改、撤销等通关手续。
融资担保再发力。依托全区发展改革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支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出台金融惠企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力争投向工业企业贴息贷款800亿元以上。优化“工业振兴担保”“工业新兴产业融资担保基金”政策,建立聚焦重点、快捷高效、风险共担的融资担保政策体系。对重大项目的融资问题,采用创新型风险调配政策,加大对工业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力度。
企业用工有保障。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及时回应解决企业缺工诉求。大力开展技能强企行动,着力缓解企业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至2025年底,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规定比例发放稳岗返还资金。
企业用电有保障。刚性落实国家负荷率激励机制,引导客户主动响应与负荷率挂钩的需量电价激励约束机制。对于符合需量电价打9折的用户,自动识别直接降价,全力推动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物流通关再提效。按规定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财政补助政策,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对北部湾港内原以散装运输的货物适合改用集装箱运输业务的企业予以补助。
惠企政策兑现再加力。完善财政资金直达专户管理机制,保障纳入自治区财政资金直达专户的工业稳增长政策资金额度,及时兑现惠企政策。
深化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每季度开展自治区领导集中调研服务,“一对一”做好重点工业企业、工业项目调研服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用好“广西制造业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平台”,力争降低中小企业获取服务成本超1000万元。